中国生态修复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页

2014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研讨会9月25日在杭州召开

点击:4     打印 2014-10-05 14:00:17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

【导读】9月25日,2014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生态修复网、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和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的指导下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风险控制与产业发展为主题。

9月25日,2014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生态修复网、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和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的指导下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风险控制与产业发展为主题,与环保部今年颁布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等五项国家标准和《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相呼应,并邀请北京、重庆、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本地区出台的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和风险管理控制方面的相关管理办法以及成功实践,为全国其他省市的污染场地排查、筛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李发生研究员出席并主持开幕式。他表示,国际污染场地的修复与管理有三个发展趋势,即管理的精细化,修复的绿色化和协作分工的全球化,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也逐步加大,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对于实现“生态、健康、宜居”的新型城镇化目标至关重要。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院副院长姜林也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会议中发言。姜林在发言中探讨了国内外污染场地管理模式的演变和优缺点,提出政府应充分利用风险评价优化修复策略和多证据评估方法,降低修复成本,解决目前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中的保守性和不确定性。金隅红树林、生态岛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的企业之一,其土壤治理专家刘科参与了2004年北京地铁五号线宋家庄站污染土壤治理工程,见证了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行业的发展历程。姜林在会上指出,国家和地方相继颁布了具有实质操作性的指导文件,污染场地的调查、工程实施及验收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作为国内污染土壤修复的先行者,金隅红树林、生态岛公司在北京化工厂、宋家庄交通枢纽、北京地铁十号线等数十个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未来将在提供全面、科学、细致的技术方案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公司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价格体系的规范化发展,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前行。

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浙江省环科院副院长金均出席会议。他介绍了浙江省自2011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场地相关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并着手对各类关停并转遗留或遗弃的污染企业原址用地开展场地污染风险排查工作。尤其是2013年以来,大力推进场地信息库建设工作,通过对全省污染场地信息的汇总和分析,为污染场地开发利用中的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来自上海市环科院、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嘉宾也分别介绍了本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实践经验。

研讨会特设专题讨论专场。专题讨论主要研讨国家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系列标准导则实践以及污染场地政策管理、排查、筛查、风险控制以及产业发展等问题。专题讨论中逾200人与会嘉宾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邵春岩会后表示,此次会议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中国环境科学院杜晓明研究员做本次会议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历时两天,专家学者、企业精英们围绕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风险控制与产业发展展开了积极交流和讨论,从政策、技术和产业上为解决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问题提供了许多建议和宝贵的意见。本次研讨会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

一、参与范围广。来自海峡两岸和日本的环境管理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共计200多位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成功搭建了政、产、学、研互相融通的交流平台。

二、议题极具针对性。研讨会共有27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分别就污染场地环境监管、数据库建设、制度管理、新污染物识别及污染场地修复机理的应用呈现了精彩的报告。此外,与会代表们围绕我国污染场地相关政策、污染排查、环境控制和管理以及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专题讨论,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三、成果丰硕。与会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极大促进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的进一步的深入。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金均在闭幕式中讲到,本次研讨会政、产、学、研结合紧密,产业、技术、管理部门相互交流沟通,全方位探讨了未来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

会议还吸引了新华社、中国环境报、杭州日报等大众主流媒体及行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是继“2011重庆污染场地国际修复论坛”和“2013北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成功召开之后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又一次全国性行业盛会。